Staff Scientist, Beijing Laboratory
010 - 5698 9114
liling.sun[at]hpstar.ac.cn
Room A412
▌个人简介
孙力玲研究员1994年在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并于1996年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曾先后在日本科技厅无机材料研究所高压研究中心和美国康奈尔大学从事高压物理研究工作多年。2005-2023年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其后,加入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长期从事高压下凝聚态物质的实验物理研究及先进实验设备与技术的发展,利用自主研发的国际领先的超高压-极低温-强磁场综合极端条件测量装置与先进的测量技术在高温超导和拓扑等量子材料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多项重要研究进展。发表论文191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论文92篇,包括 Nature,Nature Physics,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Reports on Progress in Physics, Physics Review Letters and Advanced Materials等,已被引用10,000次(Google scholar)。曾先后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市自然科学二等奖及中国物理学会胡刚复物理奖等,还获得朱李月华优秀指导教师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5年入选美国物理学会会士 (APS Fellow),2023年入选国际先进材料学会会士 (IAAM Fellow),2023年进入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数学物理学部)。
▌研究方向
采用先进的高压实验手段研究高温超导和拓扑等量子材料中的涌现现象和物理。
▌过去的主要工作及获得的成果
创建了国际首个高压-干式制冷-磁场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设备,该设备的研制与应用引领了我国高压下超导等量子材料研究领域的发展,目前国内已有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拥有这类实验设备,并产出许多重要成果。
突破技术壁垒,拓展极端条件,实现了在0.32-300 K和0-14 T范围内开展200 GPa压力下输运性能测量,促进了高压下超导等量子材料研究领域的发展。取得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包括: 在铁基超导体中发现压力诱导的超导电性再进入现象,新超导相的转变温度突破了麦克米兰极限。Nature以“铁基超导体压力下再破高温记录”为题做了亮点报道,该项工作被评选为中国科学院2012年重大科技成果产出之一和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 在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中首次发现了压致超导态向绝缘态转变的反常现象,其结果颠覆了固体物理理论的传统认知, 该工作被Nature选入“极端压力下的科学”专刊; 在拓扑绝缘体中发现了压力诱导的超导电性,作为部分成果获2011年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 发现一类能抵抗压力导致大变形的超导体,Nature以“超高压缩不能摧毁的超导性能”为题做了专题报导。她受邀在Nature Physics撰写了“如何摆脱高压金属氢化物高温超导电性研究困境”的文章,提出将这类特殊超导体作为“参考样品”用于解决当前压致氢化物高温超导中抗磁性评估难题。
▌科研小组主页